共享單車APP自從誕生以來,迅速成為一樁現象級的產品。這是因為它為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打開手機,從單車APP地圖中找到身邊的車,用APP掃一掃車身上的二維碼、解鎖、騎車到目的地,然后,把車停在合法停車地,瀟灑鎖車走人,實在是超級便利,價格也不貴。
共享單車是一種典型的“互聯網+”項目,它把LBS技術(基于位置的服務)加在傳統的公共租賃自行車,使舊的形態發生了新變化,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停車樁。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共享單車似乎也遭遇了一部分市民的素質陷阱。有媒體報道,為了方便自己騎乘,一部分用戶將自行車放到了小區甚至搬到了家中;有人刻意噴改解鎖二維碼,以便只有自己知道這輛車的二維碼,達到獨占的目的;更有極端者,甚至故意損毀自行車,讓一些單車支離破碎……
實際上,共享單車在推出之前是已經考慮過這些情況的,為了應對少數不誠信者的行為,單車在產品設計上會額外計算出損耗成本;與此同時,在消費者體驗上,也做了妥協。比如,更牢固的車身,是為防止不愛惜的人濫用;螺絲是定制開發,有的單車螺絲只能用其自己的工具才能擰開;沒有車籃,是擔心車籃里面一片狼藉……毫無疑問,這些措施都推高了成本,最終反映在消費者更高的價格,以及更差的體驗。有的企業在初期,設計生產1輛單車大約需要花費6000元,現在隨著原材料采購量的增加,成本已逐步降低到了3000元左右。
這些低素質行為,不但推高了車身成本,降低了消費者體驗,也直接推高了運營成本。有單車的運營人員經常需要到居民樓中尋找被藏匿到使用者家中的自行車,甚至需要到物業部門調看監控視頻來確定單車停放在哪一層哪一戶,這些人力最終都會形成成本上的增加。所以有人感嘆,共享單車最終能否盈利,還是要看國民素質。
實際上,任何服務業都存在這個問題。比如,服務員的工資,包含了遇到不講道理顧客而受委屈的代價;兒科醫生面對更大的職業風險,故而也降低了兒科醫生的數量,進一步增加了兒童看病的難度;在金融行業,那些拖欠貸款的人造成的壞賬,抬高了銀行的成本……由于無法把這些人區分出來,服務行業只能按照概率來制定一個價格。這就意味著,是那些“壞人”抬高了服務行業的成本,而這些費用最終會轉嫁到全體消費者頭上,實質上就變為了“好人”因為“壞人”而多付費。從經濟學來看,這是公平的。
所幸的是,“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在改造著一切,可以還給那些老實人一個公道。
在當下,每個人的消費、出行都在留下痕跡,這些痕跡沉淀在不同公司的服務器上。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單個公司的數據無法精確地判斷消費者的不誠信行為到底是故意還是偶然,很難憑此直接對這些消費者說不。即便說不,那些不誠信的消費者無非再另外選擇一家同樣的公司。所以,面對不誠信的行為,有單車公司即便給出半小時100元的懲罰性價格,消費者無非會選擇另一家,或者大不了不用了。
但這些相對弱勢的公司聯合起來,情況就會發生變化。比如,有人使用單車時失信,就調高其網約車出行價格;有人使用網約車時失信,就抬高其外賣費用。這種企業間的信用聯盟,通過價格機制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勸導用戶更加誠實守信,比起政府的征信機制更溫和、也更高效。
需要指出的是,企業間的價格聯盟,并非道德檔案。因為在市場中,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個體,或者消費者,都是平等的民事主體。消費者有拒絕一個公司的權利,反過來,公司也有拒絕特定消費者的權利;蛘叻粗,給那些更有誠信的人一個更低、更方便的價格。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一種預言,而是一個現實。最近,筆者租車的時候,一位客服人員就表示,芝麻信用650分以上,可以完全免掉押金。“互聯網+”可以做到更公平,是時候讓“好人”的價格更低,讓“壞人”的價格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