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小AMOLED面板市場在2015年實現快速反彈,年度出貨量達到2.8億片,同比增長54%。]
本周,全球顯示行業頂級盛會2016年美國顯示周(SIDDisplayWeek)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三星展示的5.7英寸柔性AMOLED產品厚度只有0.3毫米,其分辨率可達到2560×1440,可以卷成手指狀的卷軸,厚度仍然為0.3毫米,重量僅為5克;三星還展出了用于VR和汽車的AMOLED產品。除了新品展示,這里還有一場看不見的較量,那是中韓以及日本在OLED產業上資本、技術投入的不斷增加。從CRT到LCD(液晶)的轉型期,中國八大CRT彩管廠幾乎全軍覆沒。
在即將到來的柔性顯示時代,中國OLED產業能否不再受制于人呢?
中日韓較勁
今年,全球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市場迅猛增長。3月,蘋果透露最早將于2017年在下一代iPhone手機上應用柔性OLED屏。4月,三星也稱,正在測試兩款可折疊的柔性屏手機,最快將于2016年底量產,并在明年上市。種種信息表明,柔性顯示時代正撲面而來。
IHS分析師于寧寧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經歷2014年的低谷之后,全球中小AMOLED面板市場在2015年實現快速反彈,年度出貨量達到2.8億片,同比增長54%。其中,手機市場在整體AMOLED出貨量中的占比為92%,成為反彈的主要動能。
群智咨詢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中,搭載AMOLED面板的比重從上年的5%成長到13%;2016年中國市場搭載AMOLED面板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超過8800萬部,占比繼續上升至19%,華為、小米的旗艦高端機型也將導入AMOLED面板。眼看LCD面板產能就要被中國追上,韓國企業把未來投資的重點轉向OLED。中國企業則欲進一步擴大在超大尺寸LCD面板上的優勢,并迅速補上OLED尤其是中小OLED的短板,日本企業也在投資上急起直追。這引發新一輪的OLED投資熱潮,韓國、中國、日本企業暗中較勁。
于寧寧認為,目前在AMOLED領域,韓國企業保持領先地位,尤其在中小AMOLED市場,三星以統治性的地位領跑智能手機市場,并將進入iPhone供應鏈。LGD在中小AMOLED的影響力雖然遠低于三星,但為AppleWatch一代的獨家供應商,LGD同樣規劃有積極的六代柔性AMOLED投資方案,并將與三星一道成為即將上市的AppleWatch二代以及AMOLEDiPhone的主力供應商。
從未來三年三星顯示、LGD、京東方、華星光電中韓四大廠的投資項目看,奧維云網(AVC)顯示產業鏈事業部高級研究經理崔吉龍推測,韓企90%以上投資額都在OLED,三星甚至將會出售7代LCD面板工廠來收縮液晶陣線,而投資折合550億元人民幣擴大OLED產能,來滿足蘋果1億片/年的訂單;LGD勢必會追加在小尺寸上的投資,來搶占蘋果及中國手機廠的面板市場。中國企業不甘落后。京東方今年2月底公告,擬投資245億元主要生產中小尺寸柔性AMOLED面板,預計2018年量產。中國另一家中小顯示面板主要供應商天馬今年5月也公告,將天馬武漢的6代LTPS(低溫多晶硅)TFT-LCD(液晶)面板生產線,優化為以LTPS為驅動基板的AM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生產線,也預計2018年投產。華星光電在武漢的T4項目,也在醞釀上馬6代OLED面板生產線。
日本企業也在積極追趕。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將投資500億日元,于2017年春季在茂原工廠建立6代OLED面板生產線,計劃到2018年每月可生產500萬塊OLED手機屏,參與蘋果公司OLED手機面板訂單的爭奪。今年4月,夏普被鴻海收購之后,宣布將斥資2000億日元投向OLED面板生產線。
“日本企業,尤其是JDI,雖然在LTPSLCD產品技術上占據優勢,但由于在中小AMOLED蒸鍍制程布局不足,目前正在加緊實驗項目,謀求加速六代AMOLED的量產。”于寧寧說,“而中國臺灣企業中,盡管友達光電在AMOLED的量產經驗上并不遜色,但其受限于新加坡4.5代線的產能及尺寸而競爭力不足,未來會否有六代AMOLED投資將成為友達能否延續其在AMOLED市場地位的關鍵;鴻海群創體系的AMOLED進展則與夏普的整合進展息息相關,如若進展順利,則將加快鴻海進入蘋果公司面板供應鏈的步伐!
“2018年將是中國OLED面板產能大幅提升的階段,到2020年目前所投資的OLED產線均逐步達到成熟量產級別。根據測算,2018年中國中小尺寸OLED面板產能占全球比重將上升至37%,中國OLED產能供給將慢慢縮小與韓國的差距。”群智咨詢移動智能顯示市場資深分析師陳麗娟說。
中國的挑戰雖然中國企業奮起直追,但與韓國企業在OLED技術上的差距仍然明顯,如何才能不再被動挨打?
挑戰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產業鏈被日本、韓國、美國企業高度壟斷,中國本土產業鏈尚不成熟,包括OLED的材料和生產設備,尤其是蒸鍍設備,都依賴進口;二是技術積累、人才積累、專利積累不足;三是柔性顯示技術儲備不足,產業化速度慢。不過,近年來國內面板企業積極發展LTPS背板的LCD面板生產線,而中小尺寸OLED面板同樣也要用LTPS背板,因此為發力OLED奠定了基礎。
備受矚目的是,5月18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印發了《關于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要求重點發展低溫多晶 硅(LTPS)、氧化物(Oxide)、有機發光半導體顯示(AMOLED)等新一代顯示面板的量產技術,推動關鍵共性技術聯合開發和產業化示范;布局量子點、柔性顯示等前瞻技術領域。同時,印刷OLED技術已被列為國家“十三五”重點支持的研發項目之一。
顯然,中國政府正采取積極的政策,刺激OLED產業的良性發展。在企業層面,中國企業還想在技術上另辟蹊徑,欲實現彎道超車。中小尺寸OLED領域,中國企業已在縮短與韓國企業的差距;但目前,在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領域,仍然由LGD獨家供應,TCL和旗下華星光電在印刷顯示領域積極布局,欲打破韓企壟斷的局面。
據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介紹,2014年底,TCL、華星光電已聯合國內多家企業,搭建起印刷及柔性顯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李東生曾告訴本報記者,TCL希望用三到五年時間來突破印刷顯示技術,這將使大尺寸OLED面板的成本大大降低,“未來我們將像印報紙一樣制造顯示屏”。
此外,據韓國媒體最近報道,京東方聯合TCL等9家公司共同投資美國OLED技術公司Kateeva8800萬美元。Kateeva由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員在2008年成立,該公司可以利用噴墨打印技術直接在OLED屏上沉積一層化學物質,制造出來的屏幕可用在曲面電視、智能手機及可穿戴設備上。這種技術相對目前的蒸鍍技術,可大幅降低制作成本,更有利于制作高像素和高壽命的OLED產品。而此前,三星也曾參股了這家美國OLED技術公司。
于寧寧認為,雖然目前中國中小AMOLED產業依舊處于追趕的階段,但是相較于過去的aSi(非晶硅)LCD和LTPSLCD投資而言,已經明顯縮短了與中國臺灣地區及日本企業之間的差距。如何在設備就位后盡快進行良率提升,特別是提高蒸鍍的經驗,有效供給市場將成為中國大陸企業能否完成彎道超車的關鍵。此外,關鍵材料設備配套和未來柔性相關工藝,也將會是大陸企業所需面對的挑戰。
崔吉龍則指出,OLED時代會來臨,但不會太快,更新快的主要是小尺寸。小尺寸和大尺寸的工藝相差很大,比如三星在小尺寸方面比較成熟,但在大尺寸上遲遲做不了技術突破。目前大尺寸只有LCD能以幾十萬臺/年的產能生產。所以,未來幾年可能出現小尺寸AMOLED主流、大尺寸LCD主流的局面。“中國產業有充足的產能和技術準備。至少再過5年以上出現OLED絕對主流局面的時候,按照中國現在的投資速度和政策的扶持力度,那時候OLED技術也應該都會有大幅度的提高,不會出現被動挨打、受制于人的局面!贝藜垬酚^預期。